素娥游宴清虛府,手摘蟾花啖寒兔。瓊樓高處作中秋,凈洗銀盤浥風露。
此時令我憶去年,山中桂影浮觥船。今年卻來江海上,美人千里同嬋娟。
世間憂樂知多少,天地無窮月長好。明年蹤跡何處看,此夜陰晴亦難保。
中秋對月。元代。吳景奎。 素娥游宴清虛府,手摘蟾花啖寒兔。瓊樓高處作中秋,凈洗銀盤浥風露。此時令我憶去年,山中桂影浮觥船。今年卻來江海上,美人千里同嬋娟。世間憂樂知多少,天地無窮月長好。明年蹤跡何處看,此夜陰晴亦難保。
(1292—1355)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為鄉正。劉貞為浙東憲府掾,辟為從事,后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為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吳景奎。 (1292—1355)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為鄉正。劉貞為浙東憲府掾,辟為從事,后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為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梧州雜詩 其五。清代。錢澄之。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斜日二首 其一。宋代。張耒。 斜日歸錢暑,秋容淡太虛。閒云工變易,片月自清孤。淹泊年華老,凄涼歲事馀。時違自樸拙,興懶日蕭疏。阮籍慵耽酒,文園病著書。簪纓非草野,江海得樵漁。
中隱庵。宋代。趙德孺。 在昔避世賢,隱居豈自喜。甘守西山餓,清洗潁陽耳。一旦事高尚,萬古激貪鄙。孰謂樂山林,便可輕朝市。竊笑效顰人,不知捧心美。妄將凡庸姿,敢希明哲軌。盜此嘉遁名,紛若干時子。仕途指捷徑,矯偽污青史。圣朝揚仄陋,采錄無遐邇。不遺下體葑,況乃中鄉芑。多士生此時,貧且賤焉恥。夢自傅巖來,獵從渭濱起。隱君聞此風,翻然烏可已。聊為知者道,庶達名庵旨。
仲宣樓登眺。元代。宋褧。 國家全盛似金甌,江漢澄清控上游。帝子幾時臨北渚,庾公何處倚南樓。云來巫峽祠空在,霜落荊門樹自稠。持節重來紓四望,孤懷別有憑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