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很難分辯。
⒈ 形容很難分辯。
引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一折:“俺哥哥眼內(nèi)無珠,看的我做各姓他人,動不動棍棒臨身。直著我有口難分,進(jìn)退無門。”
清 李漁 《閑情偶寄·演習(xí)·變調(diào)》:“若把幾句惡言加你,豈不是有口難分?”
《儒林外史》第二回:“﹝各家父兄﹞偏要在 荀老翁 跟前恭喜,説他是個(gè)封翁太老爺,把個(gè) 荀老爹 氣得有口難分。”
⒈ 有嘴卻難于分辯。形容蒙受冤屈而無從申辯。元·李行道也作「有口難辨」。
引《灰闌記·第一折》:「誰想到員外跟前,又說我與了奸夫,著我有口難分。」
《紅樓夢·第三四回》:「那薛蟠都因素日有這個(gè)名聲,其實(shí)這一次卻不是他干的,被人生生的一口咬死是他,有口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