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語出《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朱熹集注:“五谷不分,猶言不辨菽麥爾,責其不事農業。”后多形容脫離生產實踐,缺乏常識。
⒈ 后多形容脫離生產實踐,缺乏常識。
引語出《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朱熹 集注:“五穀不分,猶言不辨菽麥爾,責其不事農業。”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國,使民以時’的那個‘時’字,﹝ 孔子 ﹞可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謝覺哉 《由一個階級變到另一個階級》:“可惜我由蒙館進了經館就和這方面疏遠了,漸漸成為一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識分子。”
⒈ 嘲諷人分不清五谷。語出后比喻人脫離現實,昏昧無知。
引《論語·微子》:「四體不動,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國,使民以時的那個時字,可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1、農村干部如果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那后果可就嚴重了。
2、我們新一代的青年絕不能做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書呆子。
3、沒有你的消息,我一籌莫展,兩眼發直地望著天花板,三緘其口不再有語言,內心四面楚歌一片慌亂,五谷不分從此要失去視線,原諒我讓我六神有主吧!
4、雖然那條蛇很是巨大,足足有四五丈長,剝皮抽筋什么的,肯定是一個艱難的任務,而且做為一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廢材宅男,洛大爺平素連只雞都沒有殺過。
5、鄭毅是一個標準的城市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自然是沒開過拖拉機這種履帶車輛的。
6、你說這種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書呆子,教孩童們讀讀書識識字尚可,怎么可能會翻上閣樓糟蹋殘殺馬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