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頭和軀干相連接的部分(亦稱“脖子”),亦指事物像頸的部分:頸項(xiàng)。頭頸。頸聯(lián)(指律詩的第三聯(lián),即第五、六兩句)。長頸鹿。曲頸甑。
gěng1. 〔脖頸子〕口語指脖子。亦稱“脖頸兒”。
名詞
(1) 脖子 ——用于“脖頸兒”
(2) 另見
gěng名詞
(1) (形聲。從刀,巠聲。從“頁”,表示與頭有關(guān)。本義:頸項(xiàng))
(2) 同本義
頸,頭莖也。——《說文》
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愿曰。——《荀子·榮辱》
譬之是猶欲壽而歾頸也?!盾髯印檱?/p>
喜則交頸相靡。——《莊子·馬蹄》
折頸而死?!俄n非子·五蠹》
頸血濺大王?!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伸頸,側(cè)目?!队莩跣轮尽で锫曉娮孕颉?/p>
撫其頸曰?!濉?梁啟超《譚嗣同傳》
(3) 又如:頸血(刎頸時(shí)流出的血。比喻不惜一死)
(4) 器物像頸或部位相當(dāng)于頸的部分 。如:瓶頸;鶴頸;頸長如鵝
(5) 脖子的前面部分
頸在前,項(xiàng)在后?!稄V韻》
(6) 一星名
七星;頸,為員官,主急事?!妒酚洝?/p>
(7) 另見
頸【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huì)》經(jīng)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墩f文》頭莖也。《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廣韻》頸在前,項(xiàng)在後。《禮·玉藻》頭頸必中。
又凡物之領(lǐng)皆曰頸。《禮·玉藻》韠其頸五寸。《註》頸,中央也。
又《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wèi)員官,主急事?!墩x》七星爲(wèi)頸,一名天都,以明爲(wèi)吉,暗爲(wèi)兇。宋均云:頸,朱鳥頸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wèi)頸圍。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wèi)踵圍?!对]》頸,前持衡者。踵,後承軫者也。
又《廣韻》巨成切,音。義同。
頸【卷九】【頁部】
頭莖也。從頁巠聲。居郢切
(頸)頭莖也。從。巠聲。居郢切。十一部。
◎ 粵語:ge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