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六日鎮遠府送春花土牛作詩以謝 其一。 斗柄初東淑氣回,鎮陽弦管送春來。呼童試看寒梅樹,報道瓊花徹曉開。
題梅宗韓小畫。 仙家樓閣亂云間,古洞疏林映遠山。恍惚武陵溪上景,桃花流水釣舟閑。
周冬官子建如京師至山海值雨同詠。 北風吹雪滿關城,寒氣侵人夜不勝。無限客愁消未得,坐揮吟筆對孤燈。
庚寅歲八月見白髭。 少不如人老可驚,百千功業幾能成。含愁謾掩窗前鏡,新見吟髭白一莖。
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三 禱雨弭災。 耕農事方急,旱虐俄相侵。明公抱憂惻,祈禱輸寸忱。天道忽昭格,沛然施甘霖。秋成慰眾望,不負憂勤心。遐方歌美事,直以繼桑林。
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二十一 遵詔養老。 養老垂古典,圣朝更加隆。期頤與耋耄,咸在優禮中。綸音下霄漢,感泣多老癃。門庭赍束帛,倉廩分塵紅。誰能宣德意,有美中丞公。
梅花閣。 閣因梅僻靜,梅為閣精神。影落羅浮月,香分庾嶺春。
自京走車至彭城。 京國過冬半,歸裝涉遠途。腰橫三尺劍,身載兩輪車。風露催行旆,塵埃透敝襦。計程看斥堠,近郭指浮屠。睡借燒鍋炕,行尋賣酒壚。更闌才晚食,日午未朝餔。身垢經旬浴,頭蓬隔日梳。頓搖何局促,端坐只跏趺。夜發寒侵骨,晨呵凍滿須。石橋霜片滑,野店月輪孤。涿鹿通清苑,安平屬信都。低田傷水潦,高野半荒蕪。不見移梁粟,惟聞榷漢酤。閭閻憂宿負,公府慮邊儲。倏忽過齊境,逍遙適魯墟。任城猶積淖,兗郡覓通衢。泰岳高如許,靈光近有無。望中情脈脈,吟就口嗚嗚。朋舊音書隔,親闈定省疏。片心逐流水,今日至南徐。
贈張大參文璧還真定。 名邦太守古諸侯,籍甚聲華邁等流。超擢喜膺明主命,去思還為小民留。恒山蒼翠凝歸思,晉水汪洋帶別愁。明日相思人兩地,不堪惆悵倚高樓。
送劉景瑞還延平郎中劉廷信之兄。 霜風蕭颯催寒早,籬菊開殘渚蓮老。京華有客歸故鄉,弟兄愴別長安道。天倫氣義最相親,官舍優游過十春。只耽風雨連床好,其柰湖山入夢頻。囊中拂拭雙龍劍,耿耿晴虹吐光焰。當年俱自延津來,臨別殷勤看不厭。太阿精采如龍泉,暫時分去無深憐。由來神物易變化,會合還思到九天。
山行懷周翠渠。 綠暗紅稀風雨寒,間關啼鳥怨春殘。西南山色多相類,只欠周郎并轡看。
十二月十六日同張文璧朝世殿下和詩一絕。 制作清高識睿才,筆花常向夢中開。天然寫出陽春調,下里巴人不敢裁。
自隆平至柏鄉懷鐘文毓通府在真定。 行經百里不知勞,詩興逢秋轉覺豪。好友難逢空對酒,重陽雖過尚題糕。孤城道路通京國,賓館霜風透布袍。二十四年重過此,君謨安得不刁騷。
八月十三日辭朝之山西。 扶桑日上曉雞號,玉殿紅云拜赭袍。長樂鐘聲聞去遠,太行山色望來高。宣尼憤樂寧知老,召虎旬宣豈憚勞。九萬扶搖心尚在,肯隨群雀戀蓬蒿。
生朝自述。 寓世初經兩甲寅,重陽前日是生辰。衰顏半似黃花瘦,老眼全驚白發新。兩字功名真笑我,一生才行不如人。將來歲月知多少,正好投閑樂此身。
李漢章由邊功升俸贈以口號。 郎官新受大夫封,又喜榮加俸級崇。邊塞勤勞才兩載,絕勝民部十年功。
奉使香河。 奉使恩非薄,香河路不遙。如何離別后,情緒便蕭條。
夜酌吳裀宅同陳琴窗對梅花有作。 自別羅浮歲幾更,暗香疏影每關情。如今同醉東風下,人比梅花分外清。
游晉祠和壁上韻。 佳景傳聞未易尋,遠來登覽愜初心。群山鐘秀此為異,一水有靈安在深。唐叔祠宮新勝舊,晉陽疆土古猶今。碑題滿眼耽看久,老樹庭前轉午陰。
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四 積谷備荒。 周官重委積,在在粟皆陳。常平與義倉,后世亦有聞。國朝廣儲蓄,任法先任人。中丞善經理,歲歉民無貧。愿均天下施,一視同其仁。
柬楊都閫。 長才生與圣明遭,新陟崇階荷寵褒。閫外山河歸節制,胸中兵甲識英豪。邊城有備知無患,王事推賢信獨勞。愿竭忠誠建勛業,羽毛當見拂云高。
寄題箕子墓四首 其四。 東藩制度舊封君,千載遺風尚禮文。欲吊英靈何處是,夕陽荒草鎖孤墳。
石阡小詠二首 其一。 日日看山退食遲,滿庭芳草客來稀。宦游久有思鄉念,只戀清閒尚未歸。
梧州有作。 扁舟來梧城,水急舟行緩。經旬念高堂,卻怪程途遠。梧城往返千里馀,寸心郁結猶不舒。星軺指日上京國,萬里離別當何如。功名不似家鄉好,歲月奔馳人易老。何當乞身歸及時,日日彩衣承母慈。
寶書閣。 堂堂邑城東,辟地遷鄉學。流水環西偏,好山繞南郭。青衿來游歌,濟濟見頭角。所求在詩書,所習惟禮樂。許侯善作興,士類忻有托。詠歌付菁莪,踐履由矩彟。儒宮舊湫隘,脩飾重開拓。堂前勢崢嶸,堂后地寬綽。便思藏古書,倏爾創高閣。造化為主張,鬼神助咨度。眾材紛積聚,群匠事礱斲。名區軼飛塵,危構撐碧落。檐楹絢青紫,壁檻明丹堊。風欞接朱戶,月牖連翠箔。千金購圖籍,萬卷充棟桷。六經最嚴整,百氏紛交錯。標題別牙簽,啟閉時鎖鑰。奎光映虹霓,文字麗金艧。蕓香剩熏漬,縑素互聯絡。能吞石渠富,足助張華博。胡何經世變,兵燹肆炎惡。蕩然成灰塵,況又遭攘掠。閣非靈光存,書似秦坑虐。玉毀驚櫝亡,珠逃為川涸。誰能復興脩,政劇吏孱弱。風流校書郎,夙抱經世略。忻然興義舉,不吝發私橐。規模出胸次,功效歸咄諾。勤勞僅逾時,輪奐忽如昨。眾難君獨易,遠邇為驚愕。文溪前有記,梅外能繼作。豈徒誇目前,實以視綿邈。邇來復中否,繁盛淪寂寞。名馀鐵爐步,事嘆令威鶴。塵埃冷蠹魚,風雨留蝸殼。基荒草色新,碑古苔痕剝。巍巍弦誦區,依舊等磽埆。悠悠乾坤內,斯道還自若。世人急功利,亦或重名爵。寧知一編中,至味堪咀嚼。嘗聞上古時,渾沌凝太樸。后來書契興,文籍漸昭焯。圖書最幽賾,墳典終灝噩。斯時豈無書,未易窺渾璞。天生魯仲尼,元氣屬斟酌。道傳魯氏唯,才竭顏生卓。六經集大成,中或勞筆削。一從垂憲來,千古傳木鐸。經秦已煨燼,出漢還穿鑿。遺編在天下,誰為訂純駁。隋唐迄五代,光焰存一爝。莫能探淵微,徒爾讀糟粕。五星聚奎躔,二水溯濂洛。真儒相繼出,緒統懸掌握。片言萬里具,一發千鈞著。文風資闡揚,圣道賴宣廓。時人好藏書,彼此如有約。建陽與吳郡,兩記爭融爚。吾邦故文獻,此舉殊卓犖。聲華動鄉國,名教等山岳。我生已后時,偶被詩書縛。未能萬卷破,徒事一鞭著。結網因羨魚,不耕敢求穫。植根思深培,舉步慮前卻。詞章乃馀事,富貴非可樂。書中有至寶,豈但殊圭玨。常親一燈青,不管雙鬢皬。匪圖身有馀,亦使心無怍。泮中昔游觀,陳跡嗟落莫。池芹尚清香,壇杏轉盤礴。絲竹遺聲音,鳶魚自飛躍。廢興自相尋,氣運有回薄。眷茲風化本,可忍成蕭索。憑誰紹前功,且以開后覺。我愿記其成,新碑為磨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