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子韻。 圣賢警示意非輕,要為斯人正性情。三復服膺增悚懼,昏愚只恐是虛生。
讀書自感。 頻復多由志不強,七情勝處失閑防。身心自覺沈淪久,羞讀顏淵好學章。
琴后絕句。 柳影槐陰晝景長,北窗閒客在羲皇。素琴一曲知音少,坐對南薰滿篆香。
看鳥三首 其三。 藤蘿幽樹覆巖端,巖下清泉九夏寒。敢效南陽稱八達,肅然起坐正衣冠。
看鳥三首 其二。 漫向幽巖學養真,青山綠水隔紅塵。雖然仰面貪看鳥,也未回頭錯應人。
次韻奉于先生。 事道拳拳數夢周,好將仁義作居由。他年慰滿蒼生望,野服黃冠任退休。
悼農。 四民共處九圍間,農父何曾一日閒。想彼錦衣并玉食,豈知稼穡甚艱難。
看東山書屋舊趾。 十年勤苦讀書心,綠樹陰中認故岑。成已功難增永嘆,愚蒙空數歲華深。
又讀書林閒。 勞勞曾可似閒閒,日月攜書到處看。好是薰風愜人意,時來林下整衣冠。
陪于先生璿兄戴子靜游石泉。 淡日涼風雨乍收,賜金田畔縱遐游。數聲漁笛閒聽罷,人意清和泉石幽。
謝程子。 整齊嚴肅問明教,直內工夫尚有疑。入到湛然虛靜處,始知夫子不吾欺。
挽表兄劉毅 其二。 雄文鏖戰氣方豪,誰料煙炎燼俊髦。信道青云難力致,東山不是謝安高。
挽表兄劉毅 其一。 總總誰無死與生,英雄準擬立功名。一枝丹桂雖殘燬,尚有千秋萬載馨。
舟中自感。 風雨篷窗不昧時,客中情緒總依依。靜思成已功難處,私意才行行即虧。
去年此日被風雨倒墻兼絕食。 去歲墻傾更絕糧,今年凈幾與明窗。人生苦樂何須計,流水行云語意長。
乘舟。 新水漣漪宿雨收,泛舟直下錦溪頭。好風四至清衣袂,信有長江五月秋。
雪中訪友。 竹戶常扃雪滿窗,書程日緊用功忙。今朝特發山陰興,只為金蘭契誼長。
往山下石巖醉臥成詩三首 其二。 浮云滿長空,閒客醉巖中。不學丹砂術,何勞問葛洪。
寓永福寺次夏憲副韻。 自昔番昜號大邦,不應國士更無雙。誰憐人世古今異,惟聽僧鐘曉暮撞。疊疊云山連遠漢,茫茫煙水接長江。此心守得惺惺法,不待參禪萬慮降。
贈友人寧壽。 后生誠可畏,積學實難量。養正功宜豫,家庭篤義方。
寄蘧行素。 歸儒峰下讀書堂,勢利紛紛已兩忘。窗外梅花初破雪,檐前松竹幾經霜。豈于末學矜多智,肯向遺經識大方。何日重來酬舊約,力扶吾道正天常。
題沙溪釣隱。 釣隱聞君獨擅名,我來細味釣中情。渭濱德老乾坤古,嚴子臺高風月清。物理有常須定靜,本心無累轉虛明。傍人若問功名事,今古長安棋一枰。
過子陵釣臺。 世祖中興訪故人,故人垂釣此江濱。一天明月無瑕翳,萬古清風掃俗塵。宜以賓師居保傅,可將謀議定君臣。扁舟趨拜高臺下,樂對先生笑白云。
奉吳先生二首次于先生韻 其一。 數仞師門力學真,明乎庶物察人倫。芳塘活水今猶昔,喜際龍潭復有人。
奉吳先生二首次于先生韻 其二。 抱膝茅檐蓋世豪,管教得志失蕭曹。登攀自是男兒志,誰道龍門特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