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寫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寫成。形容文思敏捷。
英never blot a line in writing; have a facile with unimprovable style;
⒈ 謂作文一氣呵成,無須修改。
引《初學(xué)記》卷十七引 漢 張衡 《文士傳》:“吳郡 張純,少有令名,嘗謁鎮(zhèn)南將軍 朱據(jù),據(jù) 令賦一物然后坐, 純 應(yīng)聲便成,文不加點(diǎn)。”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文貴精工》:“楊大年 每遇作文……以小方紙細(xì)書,揮翰如飛,文不加點(diǎn)。”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九:“陳其年 作儷體,文不加點(diǎn),信筆直書。”
亦作“文無加點(diǎn)”。 《后漢書·文苑傳下·禰衡》:“衡 攬筆而作,文無加點(diǎn),辭采甚麗。”
《南史·傅縡傳》:“時(shí) 陳文帝 使 顏晃 賜 陽 雜物, 陽 託 縡 啟謝,詞理周洽,文無加點(diǎn)。”
⒈ 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通篇無所涂改。也作「文無加點(diǎn)」。
引《北史·卷二六·杜銓傳》:「又試官人有奇器,并立成,文不加點(diǎn)。素大嗟之,命吏部優(yōu)敘。」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度尚令邯鄲淳作文鐫碑以記其事。時(shí)邯鄲淳年方十三歲,文不加點(diǎn),一揮而就。」
反咬文嚼字
1、多年的記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點(diǎn)的寫作功夫。
2、學(xué)生作文,提倡反復(fù)修改,反復(fù)揣摩,所謂文不加點(diǎn)是以后的事。
3、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這行飯,寫起文章來文不加點(diǎn),輕而易舉,真是教人佩服。
4、外甥小小年紀(jì),寫起文章來卻能文不加點(diǎn),一氣呵成。
5、謝老下筆千言,文不加點(diǎn),不愧是文鳥之夢。
6、他即景生情,文不加點(diǎn)地寫了好幾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