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印刷用的雕刻底板。
例刻板印刷。
英cut block for printing;
⒉ 比喻處事不靈活,不能隨機應變。
英mechanical; inflexible;
⒈ 亦作“刻版”。雕板(印書)。
引《資治通鑒·后周太祖廣順三年》:“蜀 毋昭裔 出私財百萬營學館,且請刻板印九經。”
宋 司馬光 《答新知磁州陳大夫游古書》:“前歲 公廙 校正先集,欲刻板摹之,廣傳於世。”
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章第一節:“中華民族……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版印刷。”
⒉ 比喻因循;呆板。
引《官場現形記》第二回:“一年之內,我一個生日,我們賤內一個生日,這兩個生日,是刻板要做的。”
茅盾 《有志者》四:“再捧著頭,再點著煙,再到床上躺一會。這是刻板的。”
陳學昭 《工作著是美麗的》上卷一:“極端的刻板,極端的單調。”
⒈ 在木、石、金屬板面上雕刻文字、圖案,做成印刷用的底版。
引《宋史·卷二〇二·藝文志一》:「周顯德中,始有經籍刻板,學者無筆札之勞,獲睹古人全書。」
《資治通鑒·卷二九一·后周紀二·太祖廣順三年》:「蜀毌昭裔出私財百萬營學館,且請刻板印九經。」
⒉ 比喻固定、呆板而缺乏變化。
引《官場現形記·第二回》:「一年之內,我一個生日,我們賤內一個生日,這兩個生日,是刻板要做的。」
近呆板
英語stiff, inflexible, mechanical, stubborn, to cut blocks for printing
德語W?schest?rke (S)?, st?rken (V)?, schablonenhaft (Adj)?, st?rkehaltig (Adj)?
法語mécanique, rigide
1、他這個人劃一不二,做事十分刻板。
2、反復提醒對方的一個錯誤,可以導致對方犯更多這樣的錯,就像太太罵先生懶骨頭,勤快的時候不說,一懶就說,結果先生越來越懶。夫妻容易陷入一種刻板認知,會用某種習慣的原因去解釋對方的行為,忽視不同情形下對方的行為有不同的緣由。
3、處事要靈活機變,不能像鄭人買履一樣死守刻板的教條。
4、他厭倦這種過于刻板的生活。
5、理財有方法,有系統,并不于重視物質有必然的聯系,而只是為了不吃物質的虧而采取的預防措施;正如日常生活有規律,并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節省更多的精力來做些有用的事,讀些有益的書,總之是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6、嚴謹的辛同志悟了,就不再刻板了。放開喝酒吧,只要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