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謂世人,皆為我的同胞;萬物,俱是我的同輩。后因以謂泛愛一切人和物。
⒈ 意謂世人,皆為我的同胞;萬物,俱是我的同輩。后因以謂泛愛一切人和物。
引宋 張載 《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明 徐渭 《義冢募文》:“坐觀蟻穿鳥啄之慘,竟何民胞物與之仁?”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五回:“大凡世上肯拿出錢來做善事的,那里有一個是認(rèn)真存了仁人惻隱之心,行他那民胞物與的志向。”
⒈ 視人民如同胞,視動物如同類。語本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比喻博愛。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五回》:「大凡世上肯拿出錢來做善事的,那里有一個是認(rèn)真存了『仁人惻隱』之心,行他那『民胞物與』的志向?不過都是在那里邀福。」
1、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是一個多么值得珍視和充滿期待的寶藏。因為,不斷明白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不斷敞開、不斷廣闊,不斷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過程,只有真正“明白”了,才能體味到那種民胞物與的博大情懷,不斷趨近那個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nèi)圣外王之業(yè),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
3、在階級社會里而主張民胞物與,是不實際的。
4、所謂“民胞物與”之愛,就是指普天大眾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宇宙萬物皆是我的同伴。
5、人類的民胞物與,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chǎn)。
6、首先,將偏見設(shè)法去除。尊敬、愛護萬物。視萬物為一體,所謂民胞物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