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供食用的糧食,也用于比喻某種不可缺少的東西。
例煤是工業(yè)的食糧。
英grain; food;
⒈ 亦作“食糧”。
⒉ 吃的糧食,如谷物、豆類和薯類等。
引《墨子·魯問》:“取其狗豕食糧衣裘。”
唐 元稹 《田家詞》:“月月食糧車轆轆,一日官軍收海服。”
郭小川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詩:“一切生產(chǎn)谷物的地區(qū),都為自己的戰(zhàn)士和人民準備好了食糧。”
⒊ 比喻其他賴以生存或必不可少的東西。
引王西彥 《古屋》第三部五:“哭泣聲愈益增大,一個以痛苦為食糧的生命,從死亡里蘇醒過來了。”
例如:青少年需要充足的精神食糧。
⒋ 吃公家發(fā)給的糧食。見“食糧”。
引宋 岳飛 《奏李興吳琦轉官狀》:“本府有番人七千餘人,馬五千餘匹,食糧軍三千餘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迎刃》:“鑄印局額設大使、副使各一員,食糧儒士二名。”
⒈ 泛指一切米谷及食物。也作「糧食」。
引《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其入中國必下領水,領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載食糧下也。」
1、充饑的食糧不能缺,精神食糧缺少了也不行。
2、在這里,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先進事跡報告團第一分團為我省公安民警和社會各界群眾送上了寶貴的精神食糧。
3、洗簌器具不亂用,買菜購物戴口罩。出門自帶喝水杯,集體餐飲消毒碗。疾控中心常檢驗,煙酒不沾肝舒安。蚊蟲蒼蠅消滅掉,雜食糧蔬身體康。愿你遠離肝炎。
4、不知什么東西在使他從陳腐的學說里攝取精神食糧,仿佛他那壯碩的體格的唯我主義已經(jīng)不再能滋養(yǎng)他那顆唯我獨尊的心了。
5、知識是為老年準備的最好的食糧。亞里士多德。
6、有了書籍,我們就有了一份豐富而多樣的精神食糧;有了地球,我們就有了一片美麗而祥和的富饒樂土;有了水,我們就有了一種愉悅而旺盛的不竭生命。世界水日,珍惜每一滴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