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憤怒怨恨。
英indignantly resent; enmity;
⒈ 憤懣悔恨。
引漢 王充 《論衡·死偽》:“田蚡 獨然者,心負憤恨,病亂妄見也。”
明 王守仁 《教條示龍場諸生》:“發其愧恥憤恨之心。”
⒉ 憤怒痛恨。
引《后漢書·南匈奴傳》:“比 不得立,既懷憤恨。”
《北史·賀拔勝傳》:“是歲, 勝 諸子在東者,皆為 神武 所害。 勝 憤恨,因動氣疾, 大統 十年薨于位。”
唐 元稹 《賽神》詩:“憂虞神憤恨,玉帛意彌敦。”
魏巍 《勇士鎮守在東方》:“他憤恨地說:‘敵人一個也不能留。’”
⒈ 憤慨痛恨。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兒子憤恨,借這個賊名,殺了。」
近憤恚 氣憤 仇恨 憎恨
反喜愛
1、得知那盆花被人偷了,她非常憤恨。
2、她顫動地指著他,眼中充滿寫無限的憤恨,可自己又能怎么辦呢,只得緊緊撫著胸口,緩緩的坐在椅子上,無奈地嘆了口氣。
3、三,停止了對社會看到膚淺的一面的抱怨與憤恨,戒掉了曾經固執的憤青身份。曾經的自己,只是見識短淺,沒有學會深入看問題,改變那種局面唯有多看有用的東西,多思考。學會了能改變的就努力去改變,改變不了的默默接受,接受不了的,就躲遠些。學會總結失敗的教訓,才能不斷前進。
4、無可奈何中,再重翻你往昔的情書,不禁淚落如雨!心中忍不住升起一陣憤恨,竟把它們燒成了紙灰,和淚吞下。倘若有一朝紙灰能復燃,請它把我那深藏著愛情之火的熱心腸也燃燒成灰吧。
5、這種盜竊的行為讓人們非常憤恨。
6、我憤恨得睡下,一個人的被窩總覺得寒冷。如果有那只大棕熊抱著睡覺,那冬天就不再寒冷了吧,就像有你陪我回家,天再黑也不覺的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