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通紅”(tōng hóng)的又音。
英very red;
⒈ 很紅;十分紅。
引宋 蘇軾 《書雙竹湛師房》詩:“白灰旋撥通紅火,臥聽蕭蕭雪打窗。”
《九命奇冤》第八回:“易行 此時羞得滿面通紅,手足無措,只恨沒有地縫可以鉆得下去。”
劉白羽 《長江三日》:“早晨,一片通紅的陽光,把平靜的江水照得像玻璃一樣發亮。”
⒈ 整個都變紅了。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狄氏是個良人心性,見說要他當面見生人,耳根通紅起來。」
《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幾句話說得二虎大是沒趣,臉都漲得通紅。」
例如:「她羞得滿臉通紅。」
1、傍晚的大陽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羞得滿面通紅,急著躲進山坳里。
2、當煙火齊齊射向天空的時候,你在看著煙火驚嘆它的美麗,而我在看著你收藏你每一次的美好。無雙看著幽蘭那被火光映得通紅的臉幽蘭,在內心深處柔柔的想著。
3、通紅的手上凸著青筋,僵直多骨的手指尖上嵌著暗藍色的指甲。
4、孩子聲嘶力竭地哭喊著,蹬踢著雙腳,小臉漲得通紅。
5、媽媽的臉漲得通紅,滿眼怒意,喘著氣,嘴唇因過度憤怒而變得蒼白。
6、冬日的早晨,媽媽像平時一樣在水池邊洗衣服,媽媽一邊洗一邊喘著氣,呼出的氣都變成了白霧,媽媽的手在涼水中反復搓洗著衣物,原本白嫩的手變得通紅通紅的,可媽媽卻仿佛渾然不覺,只是一直重復著泡,搓,擰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