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哲學上指事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發揚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拋棄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
英sublate; develop what is useful or healthy and discard what is not;
⒉ 拋棄。
英throw away;
⒈ 哲學名詞。德語aufheben的意譯。音譯為“奧伏赫變”。包含拋棄、保留、發揚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代替舊事物不是簡單地拋棄,而是克服、拋棄舊事物中消極的東西,又保留和繼承以往發展中對新事物有積極意義的東西,并把它發展到新的階段。
引秦牧 《長街燈語·北京春節》:“春節的風習也已經受到‘揚棄’了。發揚了好的、健康的,而拋棄了壞的、腐朽的了。”
⒈ 拋棄。
例如:「揚棄頹廢消極的想法,重新開始。」
近拋棄
1、同時,現代中醫中藥應當遵循否定之否定規律,對古代中醫理論予以充分的揚棄。
2、性觀念應隨著社會主體文化的用而變化,有繼承,有揚棄。
3、這個群體之所以值得特別注意,是因為這個群體既努力兼取兩派所長又努力揚棄他們各自的偏執,希望執兩用中,不偏不廢。
4、你愛得愈多,就愈討人喜愛;你愛得愈少,愈要求別人愛你,就愈惹人厭,你只是變得更封閉,囿于你的自我之中。而且你會有點神經過敏,就算有人想靠近你、愛你,你也怕別人可能會拒絕你、揚棄你。
5、在充分揚棄傳統理性管理理論中的經濟主義管理理念的基礎上,現代管理理念應樹立社會綜合價值管理理念。
6、正確的做法是“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