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飲酒盡意。
英merry and lively (with drinking);
⒉ 暢快。
例酣暢的筆墨。
英with ease and verve;
⒈ 暢飲。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阮宣子 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
《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二十年》:“述 請 約,盛陳器玩,與之酣暢。”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此番所得,倒有百金, 張相 盡付之酒家,供了好些時酣暢。”
⒉ 暢快;舒適。
引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四:“一酌發好容,再酌開愁眉;連延四五酌,酣暢入四肢。”
《西湖佳話·白堤政跡》:“正飲到酣暢之際,忽 元微之 差人來,寄書問候。”
沙汀 《記賀龍》二四:“他是笑得那樣酣暢,以至于嗆咳起來了。”
⒊ 感情飽滿,表達盡意。
引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九篇:“然筆鋒恣橫酣暢,似尤勝《金瓶梅》。”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春風化雨這個辭所包含的詩意,和這兒的‘秋云’、‘夏云’、‘皓月’、‘流水’的譬喻比起來,便顯示得沒有那么酣暢。”
馮驥才 《雕花煙斗》:“在這里,可以見到世紀前青銅器上怪異的人形,‘彩陶文化’所特有的酣暢而單純的花紋。”
⒈ 暢飲。
引《晉書·卷四九·阮籍傳》:「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
⒉ 舒暢。
引《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舞到那酣暢的時候,只見冷森森一片寒光。」
1、體操運動員的這套動作完成地酣暢淋漓。
2、愛是柔情的漩渦,酣暢的強音,醉人的語言,雄渾的流音,瀟灑的傳入,在回憶中蕩漾,在記憶里瘋狂喘息,繚繞著情懷,誘惑了情感,愛讓人深深陷入了柔情的漩渦里。
3、愛時,愛是濃濃的烈酒,不要吝嗇狂歌痛飲,讓有愛的心在愛的酣暢中信馬由韁。失愛時,愛是澀澀的苦酒,不要顧及悲歌痛飲,讓失愛的心在病醉中忘懷得失。有愛,是一種幸福,因為我永得人愛。失愛,也是一種幸福,因為人永失我愛。真愛無價,一個人的愛并不需要靠陪襯另一個人的愛來凸顯價值。
4、這篇文章酣暢淋漓,激情奔放。
5、這篇雜文筆力遒勁雄健,酣暢淋漓,令人拍案叫絕。
6、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面對孤獨而活得酣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