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延誤;被拖延而耽誤了時間。
例毫不遲誤地執行命令。
英delay;
⒈ 亦作“遲悮”。遲延耽誤。
引《元典章·禮部四·偽學》:“所在官司遲悮開試日期,監察御史、肅政廉訪司糾彈治罪。”
明 馮夢龍 《精忠旗·忠裔道斃》:“官府限著日期,豈敢遲誤?”
《紅樓夢》第七三回:“到底主子的東西,我們不敢遲悮,終久要贖的。”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友愛昆仲》:“果恭王 因救火遲悮,復交通外吏事發……降王為貝勒。”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轉寄之函,遲誤者多矣。”
⒈ 延遲耽誤。
引《三國演義·第六回》:「汝當速去,早早獻關,饒你性命!倘若遲誤,粉骨碎身!」
近耽誤
1、這件事你千萬不要遲誤。
2、公共部門經銷的化肥常出現供應遲誤現象,因而不能使肥料發揮最大效力。
3、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我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我不斬你,你當速去,早早獻關,饒你性命!倘若遲誤,粉骨碎身!
4、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耶!吾不斬汝,汝當速去,早早獻關,饒你性命!倘若遲誤,粉骨碎身!
5、如以平信寄遞發生遺失或遲誤而致無法報名者,責任由申請人自行負責。
6、追女孩怎么說呢它是下象棋下圍棋。不是這么說吧它是跳國標,它是對家的事對,它跟上家下家不妨,你說你要盯著認右上家防著下家,那你算是白遲誤工夫了。張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