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四:“朱公掞見明道于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后用以喻與品德高尚而有學識的人相處并受其熏陶。
⒈ 后用以喻與品德高尚而有學識的人相處并受其熏陶。
引宋 朱熹 《伊洛淵源錄》卷四:“朱公掞 見 明道 於 汝州,踰月而歸。語人曰:‘ 光庭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臧克家 《陳毅同志與詩》:“他為人平易,爽朗,坦率,真誠……和他接近,如坐春風,如冬陽暖人。”
⒈ 語本后比喻在溫和的環境中受教或與品德學識高的人相處,受其薰陶。
引《二程語錄·卷一七·外傳·傳聞雜記·右見庭聞稿錄》:「朱公掞來見明道于汝,歸謂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個月。』」
例如:「聽師一席話,如坐春風!」
1、現在,她靜靜地聽著,剛才心情還像天氣一樣惡劣,慢慢地,一切煙消云散,仿佛陽春三月,玲如坐春風,她原本緊張僵直,充滿焦慮的軀體一下子松馳下來。
2、諾雅自顧緊張,唯恐自己一時興奮,驚跑了鳳凰,卻忘了自己本想學個一招半勢,似這等光景,何時能夠像狄爾加文這樣浴火不亂、如坐春風。
3、聽了老師的講解,我真是如坐春風。
4、汪哥好樣的。人民代表不是為了專門如坐春風去的。
5、他面帶微笑,如坐春風,琴音中陽春白雪,高山流水。
6、傾聽春天的鶯歌燕語,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優美;傾聽大海的潮起潮落,我們感受到激越的樂章和壯美的境界;傾聽長者的教誨,我們如坐春風;傾聽朋友的訴說,我們感受到友誼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