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謂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憐憫。
英merciful;
⒈ 原為佛教語。謂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悲憫。
引《智度論·釋初品中·大慈大悲義》:“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南朝 梁 沉約 《究竟慈悲論》:“慈悲之要,全生為重。”
唐 王維 《鷰子龕禪師》詩:“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尼師曰:‘出家人以慈悲方便為本,此分內事,不必慮也。’ 素香 拜謝。”
巴金 《家》二六:“太太,請你發點慈悲,可憐可憐我罷。”
⒈ 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后俗訛為慈愛、悲憫的同義詞。
引《西游記·第一回》:「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
《紅樓夢·第一六回》:「列位神差略發慈悲,讓我回去和這一個好朋友說一句話就來的。」
反殘酷 殘忍
⒉ 北平方言。指了斷、解決。
英語mercy
德語Mitleid; Erbarmen; Barmherzigkeit; Mildt?tigkeit (S)?
法語bienfaisance, compassion
1、對像狼一樣的壞人是不能發慈悲的。
2、令男人改變的,也許是上帝的愛或者佛祖的慈悲,但絕對不會是女人。
3、慈悲源于自性,無須半點矯揉造作,不是故意去討好人,這就落于虛偽。人一天一天長成,慢慢會懂得其理,心里自然會生出慈悲,不用故意采取什么行動。故意慈悲,流于諂媚;故意不慈悲,又變成冷淡。太過猶如不及,凡事要行中道,即是無心無念。
4、佛說,世間的情都是假,只有慈悲永恒;如果擁有慈悲,可以看淡一切。
5、寬容與諒解是佛緣。真正的慈悲不是愛你所愛的人,還要能寬恕和愛護與你對立的人,愛人如己。當別人因誤會或別的原因而對你無理相向時,要以慈悲的心去包容對方,以理智的方法去感化他。如果你一直想改變對方的話,你會很煩惱很痛苦。同樣的瓶子,為什么要裝毒藥,同樣的心里,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
6、可惜的是,很多人想不通這一點,無論如何想到的都是自己,不會替別人著想,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不放過他;不如自己的人更是欲除之而后快。如此,好的不要,壞的也不要,最后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一個,這就是不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一體地對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