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懶惰;懶散。
例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不勞下問。——《三國演義》
英indolent;
⒈ 懶惰;懶散。
引唐 白居易 《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詩:“我有心中樂,君無外事忙。經過莫慵懶,相去兩三坊。”
《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不勞下問。明公請自上馬,尋訪 臥龍。”
明 王玉峰 《焚香記·餞別》:“春事闌珊,心情慵懶,寂寞雨收云散。”
靳以 《到佛子嶺去》:“我由于飯后的慵懶和趕早的疲乏,汽車的聲音漸漸小下去,景物也逐漸模糊,終于什么都看不見也聽不見了。”
⒈ 懶惰。唐·白居易〈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詩:「我有心中樂,君無外事忙。經過莫慵懶,相去兩三坊。」也作「慵惰」。
引《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不勞下問。」
1、一朵花開,爛漫了整個春天;一縷清風,訴說著情意的牽念;一溜云彩,慵懶了過往的時間;一襲春雨,流淌著朗朗心歡;一紙問候,愿你幸福快樂每一天!
2、這款淺亞麻色的側分長卷發散發出一種慵懶氣息,劉海一側微微擋眼,隱隱帶有一種神秘的感覺,十分吸睛。
3、五月病,又稱為季節性懶惰癥候群,在此時節不少人意氣消沉、郁悶,苦惱憂傷,不但抵觸上學上班,還整日慵懶倦怠,難以提起興致。
4、秋風透著習習涼意,鉆進敞開的窗子,輕撫臉頰,帶來幾分凄美的感覺。它不比冬風的寒冷凜冽,也不比夏風的燥熱慵懶,更沒有春風的溫柔細膩,只帶著絲絲的涼意與寂寥,輕輕悄悄間,滲透人的心扉。
5、那個穿得很假小子的女孩就是她,她的身上有一種慵懶的又靈氣的感覺,是與眾不同的。果然,她是特別的,特別短的頭發,特別寬松的衣服,還有特別簡單明亮的一張臉,站在七月像整塊玻璃一樣的陽光里,很動人。
6、一縷春風,吹散冬日的陰霾;一絲春雨,滋潤嬌艷的花開;一聲驚雷,驅趕慵懶的依賴;一條短信,春日的祝福送來;一句祝福,祝你永遠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