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德就得到仁德。喻指如愿以償。
例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fù)何怨?!濉ぜo(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英try to find humanity and finally get if; want sth. and succeed in getting just that;
⒈ 伯夷 叔齊 讓國遠(yuǎn)去,恥食 周 粟,終于餓死, 孔子 謂其求仁而得仁,無所怨。后多用為適如其愿之意。
引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真人俯思良久,顧 羅生 笑曰:‘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fù)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驅(qū)役鬼神,預(yù)人家兒女事。’”
⒈ 求取仁德即得到仁德。語本后指如愿以償。唐·白居易〈答戶部崔侍郎書〉:「退思此語,撫省初心;求仁得仁,又何不足之有也?」清·紀(jì)昀。
引《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fù)何怨?」
1、這下我可是求仁得仁了,一切都已滿足,何必再生奢望。
2、求仁得仁偏偏叫你猶如吃了蒼蠅一般惡心,李夢的心情就像公告欄里白紙黑字的通報批評一般有氣無力。
3、我只是不想一直背著這個秘密,畢業(yè)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再見,以后也許都沒有說出來的機(jī)會?,F(xiàn)在他知道了,我的目的也達(dá)到了,求仁得仁,我為什么要難過?辛夷塢。
4、哈哈哈,去吧去吧,從此山高水長,望你們能求仁得仁,收獲自己想要的回報!
5、歐陽克拼死要作花下死的風(fēng)流之鬼,求仁得仁,離死也差不多了,黃蓉布下機(jī)關(guān),歐陽克色迷心竅,就此鉆入山洞,困于島上。
6、倒不是說容晉舍不得,他對情人向來大方,能如得了他法眼,并且跟過他的,不說在圈子里要風(fēng)得風(fēng),但也是求仁得仁的,唯獨林安然是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