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惦念,思念不在身邊的人或某事。
英miss; keep thinking about;
⒈ 見“記掛”。亦作“記罣”。亦作“記掛”。惦念;掛念。
引《水滸傳》第三五回:“宋江 便分付 燕順 道:‘不是我寡情薄意,其實只有這個老父記掛。’”
清 唐鑒 《爾灝來保墓碣》:“臨絶。猶求其父不可記罣,其言亦可哀矣。”
《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后來 劉中丞 因為一件公事想起他來,問他犯的甚么病,著實的記掛。”
丁玲 《在醫院中》四:“記掛著頭天晚上 黎涯 送來的消息,等不到天亮就醒了。”
⒈ 掛念。也作「記念」、「記罣」。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且說唐賽兒等到天晚,不見王元椿回來,心里記掛。」
《紅樓夢·第八回》:「已經大好了,倒多謝記掛著。」
近惦念 惦記 掛念 牽記 想念
1、你去吧,無需記掛家中親人,我會安心照顧。
2、無論兒子身在何方,都會記掛家里您二老的健康,雖不能長伴膝旁,依然掛肚牽腸,祝二老福壽安康!傅崇鑫。
3、當無聲的雪花飄落,你的腳步牽盼我的目光,你的冷暖記掛我的心上。大雪到了,在與雪共舞的隆冬,寄來一份厚重的問候,借一路風景伴你前行!
4、百年誕辰臨近,南南北北,凡是愛戴和懷念楊憲益的人們都在記掛這件事。
5、如果彼此要忘記,那么那些終將發黃的精美紙頁也無法挽留記憶的遠去,而如果彼此記掛,即使沒有白紙黑字,也依然萬里牽掛。郭敬明?
6、莫天仇現在因為記掛家中的親人,所以是歸心似箭,在張宏發這里只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起身告辭上路,直奔晉國的信陽郡的府城信陽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