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碑文和銘文。有韻的碑文,叫銘。
英inscriptions on a tablet;
⒈ 碑文和銘文。
引《后漢書·翟酺傳》:“酺 免后,遂起太學,更開拓房室,學者為 酺 立碑銘於學云。”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若《湯盤銘》、《太公丹書》所載諸銘,亦因所用器物著辭以自警,未嘗為徒文也。后世特立石以紀事述言。而謂之碑銘,與古異矣。”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孔林》:“諸 孔氏 封五十餘所,人名昭穆不可復識。有碑銘三,獸碣俱在。”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后記》:“三三年七月,﹝ 鎌田誠一 ﹞以病在故鄉(xiāng)去世,立在他的墓前的是我手寫的碑銘。”
⒈ 有韻的碑文。
引《后漢書·卷六八·郭太傳》:「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1、這個古老紀念碑上的碑銘很難讀出來。
2、唐代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并序中》稱,慧能“懷寶迷邦,銷聲異域”;柳宗元作大鑒禪師碑時也曾提及此事,“遁南海上”,無詳細地址。
3、通訊社聲稱,一些史前古器物含有用古亞拉姆語提的碑銘。
4、我一生為人撰碑銘很多,而多有虛飾之辭,唯郭有道之碑銘,文副其實,我毫不愧色。
5、有關(guān)道教最著名的碑刻為《紫霄宮玄帝碑銘》,此碑由唐寅在弘治十三年游齊云山時,應(yīng)道長汪泰元之請所作駢體文,汪肇篆額,戴煉書丹。
6、王昶的《金石萃編》卷三中,載有一個東漢后期的《鄭子真宅舍殘碑》,碑銘中有一個房宅的價格單子,可與漢簡所載價格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