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解除職務(wù)。
英remove sb. from office; be dismissed from one's post;
⒈ 解除職務(wù)。
引《明會典·律例·名例》:“凡職官犯罪,罷職不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下官 楊文驄,表字 龍友。乙榜縣令,罷職閒居。”
⒈ 免除職位。
引《三國演義·第二回》:「趙忠、張讓差人問破黃巾將士索金帛,不從者奏罷職。」
近免職 停職 革職 撤職
1、蘇鴻直接將八勁旅整編為三勁旅,那幾名墻頭草將軍,直接罷職,押入牢房。
2、這兩年可是紅的發(fā)紫的人物,皇帝又極其信任,得罪王振丟官罷職的不計其數(shù),更別說還有些連命都丟掉了。
3、而且還有法定的人數(shù),超過法定人數(shù),就是越禮,越禮便成一行大罪,很可能因此而失官罷職。
4、有的改革甚至因改革家逝世、被廢黜、被罷職等原因而半途而廢,形成“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局面,導(dǎo)致社會重新陷入不穩(wěn)定之中。
5、罷職回京聽用后,臣并未向兵部申辨,只因臣心中自認臨陣逆命,的確犯了兵家大忌,經(jīng)略能饒臣性命,已是法外施恩,況且臣系洪經(jīng)略一手提拔,那能望恩負義呢。
6、審得秦衙內(nèi)倚官挾勢欺負貧民,奸占人家室女,罪該押赴市曹處斬;秦知縣縱子奸惡,苦虐百姓,應(yīng)杖八十,罷職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