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兩人認識,見過面。
例謀面用丕訓德。——《書·立政》
從未謀面。
英meet;
⒈ 謂察顏觀色。一說見 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
引《書·立政》:“謀面用丕訓德,則乃宅人,茲乃三宅無義民。”
蔡沉 集傳:“謀面者,謀人之面貌也。”
孫星衍 疏:“謀面者,《周書·官人解》有考言觀色。”
⒉ 見面;相識。
引清 周亮工 《<袁周合刻稿>序》:“吾邑 袁圣衣 太史與 金陵 周子 仍叔,素未謀面也。”
《官場現形記》第九回:“陶子堯 雖久在 山東,同 王道臺 卻是從未謀面。”
楊沫 《鄉情》:“萬沒有料到,從未謀面的故鄉人民,正在陰雨泥濘中,打著雨傘在公社的院里院外等待他們遠方游子的歸來。”
⒈ 見面、相識。
引《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禁私謁》:「誠若其私宅曳裾,入幕謀面。」
近見面
1、我與他雖從未謀面,但我們一見如舊,無話不談。
2、我們總在不設防的時候喜歡上一些人。也許只是一個溫和的笑容,一句關切的問候。可能未曾謀面,可能志趣并不相投,可能不在一個高度,卻牢牢地放在心上了。冥冥中該來則來,無處可逃。
3、春宵春夜短,塞門五更長,蛇年歲除沒謀面,宵夜早茶沒邀見,節前假后沒做伴。相會團圓暫無緣,夢里不知身是客,思念牽掛夢無限。元宵節了,全部順利。
4、上次我去蘇州,正巧你去了杭州,失之交臂,又未能謀面。
5、忽地想起未曾謀面便已死去的雙親,內心更加凄然,眼前浮現出師尊力戰群雄的血腥場面,心中漸趨慘厲、冷然,傷疤抽搐,眼中威棱一閃,泛起一絲殘忍和冷酷。
6、與素未謀面的丈夫有婚約在身的扶桑,在茶山被人拐騙,飄洋過海遠赴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