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寄托情懷。
英place feelings on;
⒈ 寄托感情。
引北齊 劉晝 《新論·韜光》:“託性於山林,寄情於物外,非有求於人也。”
《北史·隱逸傳·眭夸》:“高尚不仕,寄情丘壑。”
唐 李愿 《觀翟玉妓》詩:“寄情搖玉柱,流眄整羅巾。”
宋 陸游 《乙巳秋暮獨酌》詩:“山陰 老道士,寄情魚鳥中。”
清 浴日生 《海國英雄記·結(jié)婚》:“嘆 文君 寄情弦曲,笑 紅拂 彈指窗紗。佳人何日嫁?”
⒈ 寄托情懷。
引《北史·卷八八·隱逸傳·眭夸傳》:「高尚不仕,寄情丘壑。」
唐·李愿〈觀翟玉妓〉詩:「寄情搖玉柱,流眄整羅巾。」
1、青絲,情絲,聊贈青絲以寄情,惟愿儂心似我心。
2、蘇舜欽,青年才俊賽神蒙冤,超然遠舉寄情山水,以滄浪之水濯足濯纓的自由,養(yǎng)護著被奸佞之人灼傷的用世之心,在他的心里,滄浪亭是正直文人的庇護所。
3、冬雪飄飄夜清寒,夏日酷暑又難眠。春光燦爛忙耕田,秋高氣爽不能閑。人生苦短苦生甜,相逢相知到永遠。一條短信寄情思,祝你天天幸福。
4、他們兩個自被收歸兵權,投閑置散后,便一直寄情風月,從來沒有上過朝,所以連展昭跟包大仁,也是第一次見到。
5、仰頭看月亮,寄情千里光。端起小手機,快樂是回憶。句句肉麻話,不怕來表達。朋友之交誼,長空傳信息!緣深懷緣淺,送上我心愿:愿七一快樂!
6、社區(qū)工作人員李建群介紹,社區(qū)組織了一場名為“綠樹寄情碳匯森林”的活動,因為植樹不僅可以表達對先人的追憶,還能起到改善環(huán)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