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因未封閉或封閉不嚴而散失。
例防止粉塵逸散。
英vaporize;
⒈ 猶散失。
引《新華文摘》1985年第2期:“中間雖然幾經戰火變遷,時有逸散,然其珍典祕籍的數量,仍然可觀。”
⒉ 釋放,散發。
引《新聞出版報》1989.3.29:“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地球熱量不能向外逸散。”
1、測算油氣井開采過程中逸散的天然氣量是一個難題。
2、右邊那黑熊,黑毛厚掌杵住頭顱,懶洋洋逸散神識,傳音言語卻如千刀劃過,其中冰冷殺意,激得聽者無不遍體生寒。
3、這樣一來,我們就能聽到原來可能聽不到的聲音,但與此同時,聽毛細胞增加的這些能量有一部分會逸散出去,此即所謂耳聲發射。
4、為了對毛煤倉倉下粉塵污染提出有效治理措施,需要掌握毛煤倉倉下落煤過程粉塵析出機理、逸散規律。
5、楊柳青青著地垂,空氣中還逸散著些桂花香,這桂花可是在城隍廟上落根的,四衢八街的老百姓都把它當成神樹哩,說有神性,逢年過節的都有人去參拜。
6、以燃煤為例,辛德爾告訴我們燃煤過程不僅產生二氧化碳,還有別的氣體和微粒逸散到空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