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明清時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
⒈ 指 明 清 時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
引清 姚燮 《歲暮》詩之二:“埋鹽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閑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的緑營兵稱汛,分防地稱汛地。”亦省稱“防兵”。 鄭觀應 《盛世危言·民團上》:“兵制有六種:一、營兵,二、砲臺守兵,三、各處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義兵。”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分撥各集防兵,宜時加檢察。”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