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人誤認蜾蠃養螟蛉為子,故喻以他人之子作為嗣子。典出《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⒈ 古人誤認蜾蠃養螟蛉為子,故喻以他人之子作為嗣子。
引典出《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宋書·東平王子嗣傳》:“而妾 顏 訓養非恩,撫導乖理,情闕引進,義違負螟。”《南史·宋宗室及諸王傳論》:“明帝 負螟之慶,事非己出,枝葉不茂,豈能庇其本乎。”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