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暫任某職的謙稱(chēng)。
例攝官承乏。——《左傳·成公二年》
英feel unqualified for an position;
⒈ 承繼空缺的職位。后多用作任官的謙詞。
引《左傳·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杜預(yù) 注:“言欲以己不敏,攝承空乏。”
晉 潘岳 《秋興賦》:“攝官承乏,猥廁朝列。”
《新唐書(shū)·百官志三》:“樂(lè)彥瑋 為大夫,以嘗召兩御史,乃加副承詔一人,闕則殿中承乏。”
宋 宗澤 《賢樂(lè)堂記》:“宣和 六年春,朝廷以?xún)W承乏郡貳。”
明 陸垹 《簣齋雜著·皁隸銀》:“予承乏是司郎中。”
⒈ 語(yǔ)出補(bǔ)充空缺的職位,多用為在任者的謙辭。
引《左傳·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晉書(shū)·卷七〇·應(yīng)詹傳》:「吾承乏幸會(huì),來(lái)忝此州,圖與足下進(jìn)共竭節(jié)本朝,報(bào)恩幼主。」
英語(yǔ)to accept a position on a provisional basis, in the absence of better qualified candidates (humble expr.)?
德語(yǔ)einspringen (V)?, einem Mangel abhelfen , Lücke ausfüllen , Stelle vertre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