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慈憫”。
⒉ 仁慈憐憫。
⒈ 亦作“慈憫”。仁慈憐憫。
引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顏光祿書》:“制飾土木,不發(fā)慈愍之心;順時蒐狩,未恨慘虐之性。”《梁書·諸夷傳·丹丹》:“朝望國執(zhí),慈愍蒼生,八方六合,莫不歸服。”唐 張柬之 《賢良方正策》:“德自天縱,慈憫元元。”《敦煌變文集·目連緣起》:“唯愿世尊慈愍我,得知慈母罪根源。”葉圣陶 《歡迎》:“他聽了一位先生的翻譯,很注意又很慈憫地問道:‘他們既然永遠(yuǎn)住在這里,他們的兒女怎樣呢?’”
?含義網(wǎng)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zhǔn)查詢,規(guī)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或?qū)δ斐闪巳魏纬潭鹊膫Γ埣皶r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