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白皁”。
⒉ 猶皂白。比喻是非。
⒈ 亦作“白皁”。猶皂白。比喻是非。
引宋 王安石 《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松》:“復謂 留侯 不及我,人或笑君無白皁。”明 王守仁 《步步嬌·歸隱》套曲:“爾曹,難與我共朝,真和假那分白皂?他把孽寃自造,到頭終有報。”
⒈ 皂,黑色。白皂比喻事情的是非原委。也作「皂白」。
引《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今日親家初走到,就把話兒來訴告,不問青紅與白皂,一迷將奴胡廝鬧。」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