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不顯。
引漢 張衡 《思玄賦》:“恐漸冉而無成兮,留則蔽而不彰。”宋 曾鞏 《墨池記》:“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 王 君 盛 恐其不彰也,書‘ 晉 王右軍 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若非隨人而施教之,則賢才亦以無學而自廢,以至於湮沒而不彰。”
⒈ 事物不明顯,沒有光采。
引《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理無隱而文彰,啟二奇以示兆。」《文選·張衡·思玄賦》:「恐漸冉而無成兮,留則蔽而不彰。」
例如:「效果不彰」。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