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駢體;對偶。
引宋 蘇軾 《徐州鹿鳴燕賦詩敘》:“余於 嘉祐 之末,以進士入官,偶儷之文,疇昔所上。”金 王若虛 《文辨三》:“東坡 之文……為四六而無俳諧偶儷之弊,為小詞而無脂粉纖艷之失。”明 宋濂 《<剡源集>序》:“辭章至于 宋 季,其敝甚久。公卿大夫視應用為急,俳諧以為體,偶儷以為奇,靦然自負其名高。”樊增祥 《兒輩初學屬對》詩:“自古文章珍偶儷,南 彭 北 紀 勉追從。”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