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鬧埽”。
⒉ 唐代宮女梳的一種發髻。
⒈ 亦作“鬧埽”。 唐 代宮女梳的一種發髻。
引唐 張氏女 《夢王尚書口授吟》:“鬟梳鬧掃學宮妝,獨立閑庭納夜涼。”明 王志堅 《表異錄·士庶》:“鬧埽,髻名。”清 王丹林 《銀塘曲》詩:“團扇承恩夏日長,晚裝鬧掃追微涼。”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