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井干”。
⒉ 井上圍欄。
⒊ 指構(gòu)木所成的高架。
⒋ 見“井干樓”。
⒌ 泛指樓臺(tái)。
⒈ 亦作“井榦”。 井上圍欄。
引《莊子·秋水》:“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
成玄英 疏:“干,井欄也。”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權(quán)智》:“歲久,井榦摧敗。”
明 何景明 《七述》:“上通中霤,下旋井干。”
⒉ 指構(gòu)木所成的高架。
引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版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
祝廉先 《<文選>六臣注訂譌》:“凡營(yíng)造樓臺(tái),必筑累萬木,轉(zhuǎn)相交入,如井干。”
⒊ 見“井干樓”。
⒋ 泛指樓臺(tái)。
引《文選·謝朓<同謝咨議詠銅雀臺(tái)>詩》:“繐帷飄井干,罇酒若平生。”
李善 注:“井干,臺(tái)之通稱。”
唐 上官儀 《故北平公挽歌》:“寂寂琴臺(tái)晚,秋陰入井干。”
明 何景明 《銅雀妓》詩:“井干日已摧,繐帷寧復(fù)施。”
⒈ 井上木欄。也作「井干」。
引《莊子·秋水》:「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
⒉ 古人筑樓臺(tái),底木材交錯(cuò)架構(gòu),如井干一般,故以井干泛指樓臺(tái)。唐·上官儀〈故北平公挽歌〉:「寂寂琴臺(tái)晚,秋陰入井干。」也作「井干」。
引《文選·謝朓·同謝咨議銅雀臺(tái)詩》:「穗幃飄井干,樽酒若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