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口含食物,飽食挺腹。語出《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shí),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后因以“含哺鼓腹”形容人過著安樂的生活。
⒈ 后因以“含哺鼓腹”形容人過著安樂的生活。
引語出《莊子·馬蹄》:“夫 赫胥氏 之時(shí),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后漢書·岑彭傳》:“狗吠不驚,足下生氂,含哺鼓腹,焉知兇災(zāi)?”
宋 胡錡 《耕祿稿·擬倉部高廩除提舉常平倉誥》:“使吾民含哺鼓腹,咸遂一飽之樂。”
康有為 《致大總統(tǒng)書》:“僕私心傾倒,含哺鼓腹,將欲扶杖待觀太平。”
⒈ 含著食物,鼓著肚子。語本形容吃飽喝足,悠閑無慮的安樂生活,是太平盛世的一種景象。也作「鼓腹」、「含哺」。
引《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shí),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歧路燈·第三一回》:「這一干人,早晨便在衙門前酒飯館內(nèi),被譚紹聞?wù)埩艘粋€(gè)含哺鼓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