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好與壞分得清清楚楚。
例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信權》
英in sharp contrast;
⒈ 黑是黑,白是白,兩種顏色清楚明顯。
引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閑情記趣》:“黃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長方盆內,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頗有意思。”
《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一面看那匾上的字,只見那縱橫波磔一筆筆寫的儼如鐵畫銀鉤,連那墨氣都像堆起一層來似的,配著那粉白雪亮的光綾地兒,越顯黑白分明得好看。”
⒉ 比喻是非嚴明。
引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后漢書·朱浮傳》:“陛下哀愍海內新離禍毒,保宥生人,使得蘇息。而今牧人之吏,多未稱職,小違理實,輒見斥罷,豈不粲然黑白分明哉!”
老舍 《四世同堂》七六:“他必須黑白分明,不再敷衍。”
⒈ 黑色、白色區分明顯。
例如:「斑馬身上的顏色黑白分明,煞是好看。」
⒉ 比喻是非善惡分明。漢·董仲舒也作「白黑分明」。
引《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清史稿·卷三六四·湯金釗傳》:「朝有諍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無傷于政體, 不勝欣悅!」
⒊ 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例如:「小孩子的眼睛黑白分明,心地天真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