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雙絲織的微帶黃色的細(xì)絹。
引《淮南子·齊俗訓(xùn)》:“縑之性黃。”漢 以后多用作饋贈之物,或以作貨幣。 《后漢書·楚王英傳》:“英 遣郎中令奉黃縑白紈三十匹詣國相曰:‘託在蕃輔,過惡累積,觀喜大恩,奉送縑帛,以贖愆罪。’”唐 白居易 《南賓郡齋即事寄楊萬州》詩:“倉粟餧家人,黃縑裹妻子。”自注:“忠州 刺史以下,悉以畬田給祿食,以黃絹支給充俸。”宋 陸游 《碌碌》詩:“暑服黃縑製,晨飱赤米炊。”
?含義網(wǎng)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zhǔn)查詢,規(guī)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或?qū)δ斐闪巳魏纬潭鹊膫Γ埣皶r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