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書〉慣例;舊例:不依故常丨習(xí)為故常丨囿于故常。
⒈ 舊規(guī);常例;習(xí)慣。
引《莊子·天運(yùn)》:“變化齊一,不主故常。”
成玄英 疏:“齊變化之一理,豈守故而執(zhí)常。”
唐 韓愈 《平淮西碑》:“提兵叫讙,欲事故常。”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海忠介撫江南》:“此風(fēng)既熾,習(xí)為故常,至今 三吳 小民,刁頑甲於海內(nèi)。”
陶行知 《在勞力上勞心》:“勞力而不勞心,則一切動(dòng)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開創(chuàng)新的途徑。”
⒉ 指舊臣。
引《韓非子·亡徵》:“境內(nèi)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課試,而好以名問舉錯(cuò),羈旅起貴以陵故常者,可亡也。”
陳奇猷 集釋:“故常,謂故舊之臣。”
⒊ 舊貌。
引宋 曾鞏 《瀛州興造記》:“凡圮壞之屋,莫不繕理,復(fù)其故常。”
⒈ 陳舊不變。
引《莊子·天運(yùn)》:「變化齊一,不主故常。」
⒉ 常例。
引唐·韓愈〈平淮西碑〉:「提兵叫讙,欲事故常。」